這本書頗析了很多投資上的錯誤觀念,對於市場上不熟悉的人,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。
由於王教授是金融主管,第一章便破題說明了銀行的角色,銀行在市場的角色是提供賭桌的人,銀行設計各種投資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,而賺的就只使手續費。實際上,散戶輸錢輸給的不是銀行,他只是個平台提供者,而你付了一些入場費,進行這場遊戲。
第二章,說明了為什麼股市在短期賺不了錢,短線的投資,相當於就是賭博,你猜不中的,股市裡的套利機會,分分鐘鐘皆有專業投資人在算計與等待,套利的機會稍縱即逝。如果是長期投資的話,反而有機會,如果我們把握20個標準差事件發生的時候(金融危機)時入市,在市場資金乾旱時,給予極時雨,那未來市場將給我們合理的回報;所以其實銀行家還有另一個角色,就是資金的募集或分配,將錢分配給需要的人與企業,讓他們在需要資金時渡過難關。而第三章,是本書的關鍵,王教授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投資方法,此就是在PE13時投入70%資金PE10時投入剩餘的30%資金,然後等待PE23時賣出,此方法就是遵循簡單的低買高賣的投資紀律原則,將可獲得比指數還要高的回報。同時,也拿了此方法應用到世界各國的指數驗證,驗證結果證實此方法,可以減少風險的發生,雖然沒有大賺,但最重要的是避開了大賠,總結一個公式 低買高賣+紀律投資。
而後的章節,介紹了結構性投資的商品,其說明結構性的商品是高風險低回報的商品,像是ELN及雙元貨幣存蓄,這類的遊戲類似短期賭博投資,贏了只是幸運,最重要的概念是這類商品上漲與下跌的機率並不是均等的,所以造成這類的商品其實隱含了很高的風險。
作者也提及基金,公布的基金的秘密,主動型的基金投資商品管理費太高了不如投資指數etf。根據學術文獻分析,主動型基金有75%成效與大盤無異,只有0.6%高於大盤的回報,另外約24%的成效比大盤差,因為大部分的報酬,都被基金管理公司以操作手續費收走。
基金的優點為多樣投資以減低個股的風險,然後這一項卻是可以被取代的,因為一般的投資者自己也可以做得到,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價值。消除了個股波動的風險後,能賺賠與否就看的是大市的走向,想要基金成效高,那就是挑選風險係數高的市場。而且在現在這個凡事求快的社會,基金交易已變質,投資者期望在幾個月或半年就看到基金的成效,在此風氣下,基金管理者的操作偏向於短期的高風險投資。
此外,書中提到了期貨與期權是必要存在的結構性投資商品,這點到是讓我感到很意外,我一直以為他是高槓桿投資得惡魔。最大的優點我想就是"避險"和"低手續費"以及合理的風險,像是期貨的交易手續費只要價值相同股票的幾十倍分之一而已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我有什麼幫助?
這本書給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,要在市場投資必須用最簡單的方法而且遵守紀律,不需要太複雜計量的金融計算。股票市場的ETF就夠你投資全世界的指數,不需要依靠主動式基金也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。
哪些是我需要花時間了解?
第三章的如何本益比挑選出13,10,23? 雖然作者書中說明不是很重要,這只是紀律的問題。
但是從書中附的那張表,我覺得有機可循,可以用統計的方法來觀察。EX: 標準差、自然分布或是以PBR, Dividend Yield,作為延伸應用。在不同的市場,我相信可以用統計的方法觀察出不一樣的數字,以進行投資,雖然不能保證那是絕對的數字,但是以科學方法統計並加入自己的判斷,就是一個投資者應該作的。
附錄附上我覺得收穫更大的心得~他讓我快速讀完這本書
閱讀有兩種形式:一是享受閱讀的樂趣,二是尋找問題的解答,並累積某一種類型知識。享受閱讀樂趣,不需要講究方法,愛怎麼讀都可以,我們在乎閱讀過程的愉悅,徜徉在書中的異想世界。可是若是想透過閱讀學習某種知識,並尋求問題的解答,那閱讀方法就必須講究,「如何讀一本書」就要學習。
我書讀得不多,但每讀必有收穫,有收穫必可應用,每次應用必可提升工作成果,並彰顯我個人的能力與價值。
我將「如何讀一本書」歸納為7個步驟,翻開任何一本書我都用這7步驟閱讀,快速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己用。
1.快速閱讀全書的提示性文案,包括封面、封底、摺口、推薦、序言、導讀等,這些文字通常都是作者、編輯寫來協助讀者理解此書,通常讀完就可知道此書之定位、重點、功能及對讀者之意義。
2.仔細研究目錄及第一章:目錄是全書綱要,通常讀完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寫作邏輯,可以知道全書的細節。 研讀目錄還有一項重要任務,就是要挑出全書的重點章節,進行精讀,研究完目錄,接著也要閱讀第一章,第一章通常描寫寫作動機,也是全書的起點。
3.快速瀏覽全書:通常這只要花10~20分鐘,要會用一目十行的速讀,並非要知道真正的內容,只是要知道書中各章節包含哪些重點,尤其要注意核心概念、架構、有意義的圖表,再次確定精讀重點。
4.擇定重點章節精讀:這是讀一本書的關鍵,決定了能否有所收穫,精讀不只要讀,還要思考、還要質疑、辯證,目的是要徹底消化吸收,必要時還要背誦。
5.延伸閱讀到非重點章節:精讀重點章節,一定會提及其他章節,只要順著脈絡延伸閱讀,並視其重要性決定精讀或瀏覽,經過延伸閱讀後,通常可掌握全書。
6.複習重點章節,並找出全書可用的重點摘要:重要的書的重要章節,通常要讀兩、三次,才能真正的融會貫通。
做摘要整理,讓我能把有用的內容轉化成我自己的說法。摘要內容通常包括原理、原則、定律、知識點(詞條)、圖表、故事以及案例等。
7.畫線、註記、貼重點、延伸查閱……這不是步驟,而是閱讀時要做的事。書是用來讀的,不要愛惜,畫重點、寫感想註記,並用貼紙標示重要頁次,隨時可重新翻閱。
經過這7個步驟,大概需要1~3天的時間,視其厚度、重要性及理解的難度而定。這種讀書法確保我每讀必有收穫,每讀必有成長,讀書有所得比讀書數量多重要。
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
(本文取材自《經理人月刊》2013年7月號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