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又回到了存股理念的懷抱(灑花),真是一波三折。先前說過,投資中的重要性 心態>資產配置>技巧,
心態與技巧可以從書本學從市場學,在每個人身上皆可以套用,但資產配置最難學,因為每個人的資金不同、工作不同、對錢的概念不同這是比較難統一應用的,在個人的身上我覺得是 資產配置>>心態>技巧。回到正題,老農夫這本書最讓我有收穫的是資產配置第六章節的概念,文中說到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的投資,存股也要分散標的,個別股不占總資產的三成且定期檢視存股組合績效,做修正與加碼的挑整,這樣簡單的話,我覺得才是最難學的。
心態與技巧可以從書本學從市場學,在每個人身上皆可以套用,但資產配置最難學,因為每個人的資金不同、工作不同、對錢的概念不同這是比較難統一應用的,在個人的身上我覺得是 資產配置>>心態>技巧。回到正題,老農夫這本書最讓我有收穫的是資產配置第六章節的概念,文中說到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的投資,存股也要分散標的,個別股不占總資產的三成且定期檢視存股組合績效,做修正與加碼的挑整,這樣簡單的話,我覺得才是最難學的。
依照老農夫概念
1. 看績效是否打敗定存利率+通膨率,評估每股成本
>>每年做表檢視績效,假如算出今年52元購入,除息後的成本降了1元,成本變為51元,那麼明年買入時,就算當年EPS或股息或殖利率特高,也要關注成本的平均變化盡量不要以58或59元這種天價買入。
2. 看資金,殖利率達成4.5%設定
>>設定當年度個股目標張數,個股多餘的調節維持安全水位
>>設想股價小跌,大跌時可用的資金及買入方式
>>兩年發不出股利,就進行換股加碼三重點:
1.設定一年買進個股最多的張數
2.注意個股比例均衡
3.加碼資金來自工作與儲蓄(包含現金股利),一檔股票的股利不一定要投入在原本的股票裡。
我覺得這些觀念都很好,比選股還重要。
老農夫的書有個缺點,就是文章不連貫,讀起來讓讀者很辛苦,以三四五章最亂,本應該是書的精華,卻因為文章概念不連續,都跳西跳,一下巴菲特,一下老農夫,一下試算,表格計算的年分也不統一,讀起來很散落;書中的概念大多是概念性的,很難直接複製套用。但他的觀念我的認同,也覺得可以學習,這是一本需要自己再經過整理消化的書。
最後補充我對值利率的觀點
以上次篇文章得到的結論來看,定存股十年報酬率落在40%~50% 超過50%以上算很好的標的,分別開十次方根算每年平均報酬落在 3.4% 與4.1%,所以4%殖利率以上的條件我覺得是很重要的,而老農夫選4.5%,也就是預期十年報酬可以55%!! 如果殖利率越高,價格也合理就可買進,十年預期的報酬很可觀。
PS上次的文章是以平均股價來買入,預期的是平均報酬率,如果可以買到4.5%以上的股票甚至到5%,我覺得是很棒的買入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